歡迎來到第一物流網

                              關注掌鏈公眾號

                              洞悉物流供應鏈

                              當前位置: 首頁 > 首席供應鏈官 >
                              拜登新政瞄準中國電動汽車!白宮供應鏈委員會正行動
                                 作者: 老八 閱讀:24881 日期:2024-03-17

                              3月14日,美國CNBC網站報道,從美國福特、通用汽車,及德國梅賽德斯-奔馳、大眾,英國捷豹路虎等知名汽車制造商,都在推遲電動汽車計劃。

                              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競賽中,美歐是“踩剎車”,還是換個玩法?

                              “歐美車企沒有回歸燃油車,也沒有停止(電動汽車發展),可能是因為不賺錢,所以往后延遲一陣?!?/span>3月10日,全球最大動力電池企業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接受采訪時這樣說。

                              對歐美車企是否會重啟電動汽車業務?曾毓群表示,“他們從來就沒停止過相關業務?!?/span>

                              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占全球份額達到63.5%。在全球汽車市場“龜兔賽跑”上,長期領跑全球的歐美“兔子”,在電動汽車賽道上反而被后發的中國超越了。

                              (圖源:全國乘聯會)


                              現在美歐“兔子”要去路邊歇一會,但不是睡大覺,而是想整點木棍(法規),絆一下還在奔跑的“烏龜”。2月29日,美國總統喬·拜登啟動了一項調查,調查中國制造的汽車是否“可用于監視美國人”。

                              拜登表示,“聯網”汽車帶來的國家安全風險,為“間諜活動和破壞活動創造了新途徑”。以污名化打擊中國電動汽車,兔子在這方面很有經驗,華為、中興就是這么被打擊的。

                              在這一背景下,美國微軟-全國廣播公司(MSNBC)3月1日發布了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接受該媒體采訪視頻,她在視頻中極力渲染“中國威脅”,聲稱如今的汽車如同“裝了輪子的蘋果手機”,可以記錄大量信息。

                              “想象一下,有數百萬輛中國汽車在美國的道路上行駛,每天每分鐘都在收集數百萬美國人的數據......假如有300萬輛中國汽車行駛在美國道路上,而北京可以讓它們同時熄火?!?/span>

                              當主持人問道:“這不是偽裝成國家安全的貿易制裁和保護主義?”雷蒙多連回三個“不”,并表示這事關“國家安全”以及“保護美國人”。

                              對于雷蒙多的言論,在MSNBC發布的視頻下方,就有不少網友留言表示難以信服,甚至有人指出雷蒙多在“以己之矛,攻己之盾”:“中國的電動汽車就像裝了輪子的蘋果手機。這是否意味著她剛剛承認蘋果手機收集了我們的數據?”

                              而拜登本人已經在聲明中承認,由于中國電動汽車的迅猛發展,美國感受到了“威脅”和壓力,“我們將確保汽車工業的未來將由美國工人在美國創造?!薄墩奇?全球政要抓供應鏈》為您分析新能源汽車供應鏈何以成為中美貿易戰新高地。


                              一、與特朗普對決前夕,拜登打出連環組合拳


                              2021年,拜登剛上任美國總統就推出對半導體、稀土礦物質、電動汽車大容量電池、藥品這4種關鍵產品的供應鏈,進行為期100天的審查即“百日供應鏈審查”。

                              到2021年6月8日,拜登政府發布了一份250多頁的供應鏈審查報告,污蔑中國在這四個領域采取的措施“有很多不符合全球公認的公平貿易慣例”。而美國為解決這些問題將采取一系列行動,其中包括將成立一支“供應鏈貿易行動小組”。

                              到2023年11月,拜登宣布白宮成立“白宮供應鏈彈性委員會”。該委員會由國家安全顧問和國家經濟顧問共同領導,幾乎囊括了內閣所有部長、十多名直接參與產業決策的高官,如商務、國防、能源、公衛、國土安全等部長,以及國家情報總監、美國貿易代表等。

                              而其工作就是延續百日供應鏈審查中的一些目標電動汽車。白宮供應鏈彈性委員會將于2024年底之前進行第一次四年一度的供應鏈審查,并將定期更新事關美國國家和經濟安全的關鍵產業和商品的定義及標準。

                              不過對拜登的新能源汽車政策等,特朗普仍在堅持唱反調。2023年9月,特朗普公開批評拜登宣傳的電動車發展是一個騙局,并稱拜登政府向美國制造商提供電動汽車稅收抵免相當于在向地獄過渡。

                              2023年12月,特朗普在圣誕致辭中稱希望電動汽車狂熱支持者“在地獄里腐爛”。他不僅攻擊了電動車行業支持者,還稱拜登政府和暴徒們正在摧毀曾經偉大的美國,如果他再次當選美國總統的話,將大力扶持美國的傳統汽車業,以振興美國的制造業。

                              圖源:Al Jazeera


                              拜登上任以來,一直在扶持電動汽車發展,然而中國電動汽車的迅猛發展令一些美國政客和群眾認為,“允許接受中國汽車進入美國市場,將危及美國汽車制造業?!?/span>

                              于是,“中國、電動汽車”成為特朗普與拜登對決的焦點之一。為了緩解美國人對于“被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搶飯碗”的焦慮,大選前的拜登打出了連環組合拳。

                              2月29日,拜登政府宣布“阻止聯網的中國汽車和卡車進入美國汽車市場”,美國商務部立即啟動“安全威脅調查”,并宣布可能會出臺針對中國車輛制定的新法規或限制。

                              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政府官員明確表示,這是采取廣泛政策應對措施的第一步,旨在阻止中國電動汽車(無論是在中國制造,還是由中國公司在墨西哥等國組裝)涌入美國市場。

                              路透社3月7日報道,來自汽車制造州的三名參議院民主黨人敦促拜登政府提高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進口關稅。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和美國貿易代表戴琪也敦促“今年采取更多行動,應對中國滲透美國市場所帶來的經濟和國家安全威脅?!?/span>

                              其實,中國汽車出口美國已經承受了遠高于美國本土制造商的稅務,2018年,特朗普在對外國制造的汽車征收2.5%的普通稅的基礎上,對中國制造的汽車征收25%的特別稅,拜登此后繼續征收這一稅款。

                              PBS


                              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中國問題專家斯科特·肯尼迪表示,對中國電動汽車進行調查是合理的,但他確實擔心這可能會刺激基于“過分強調的國家安全擔憂”的保護主義。他警告說,這可能會顛覆全球供應鏈并損害美國生產。

                              最看重“自由、民主、公平”,總想充當“世界警察”的美國人,在競選總統之際竟然不惜以可能“顛覆全球供應鏈并損害美國生產”為代價,來增加自身獲勝的籌碼,思之令人齒寒。


                              二、中美貿易戰新高地:新能源汽車供應鏈


                              2021年4月,拜登政府宣布將投入1740億美元推動美國電動汽車行業發展。根據美國運輸部發給國會工作人員的一封電子郵件,在1740億美元的新投資計劃中包括總額1000億美元的消費者退稅優惠,斥資150億美元建設50萬個新的電動汽車充電樁,投入450億美元把校車和公交車電氣化,還計劃為提高聯邦政府用車中的電動車比例提供補貼。

                              同樣在2021年4月,美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通過《戰略競爭法案》,隨后開展“百日供應鏈審查”,新能源汽車電池成為四大供應鏈審查領域之一。

                              這兩件事一同發生,并非巧合。在宣布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的同時,如何對付中國就已經是拜登政府考慮的重要一部分。

                              喬治華盛頓大學研究電動汽車發展的工程學教授約翰·赫爾維斯頓指出,“對中國來說,最大的因素是他們控制著鋰電池的所有上游材料供應鏈”。即使你的電動汽車的電池是由松下等公司在美國的一家工廠制造的,“其原材料也首先在中國進行加工和精煉。到處都是同一個起點?!?/span>

                              圖源:https://www.rpc.senate.gov/


                              拜登政府深知這一點,于是針對中國新能源汽車鏈出臺了一系列遏制政策:

                              2022 年 6 月,拜登政府聯合美國的盟友們建立“礦產安全伙伴關系”(MSP),邀請了阿根廷、巴西、剛果(金)等關鍵礦產豐裕的國家參與,目的就是打造關鍵礦產領域的“金屬北約”,擺脫目前以中國為主導的礦產供應鏈體系。

                              五個月后,加拿大就以“國家安全”為由,要求三家中國企業剝離對加拿大關鍵礦產公司的投資。該事件涉及的鋰礦是電動汽車電池必須的,“金屬北約”打擊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的企圖昭然若揭。

                              2022年8月,美國出臺《通脹削減法案》規定:新能源汽車補貼,以汽車在北美完成最終組裝為前提。電池關鍵礦物至少要有40%的原材料來自美國自由貿易協定伙伴,或在北美回收;電池組件至少要有50%是在北美制造的。滿足這些條件,電動車企能夠獲得約占電池總成本三分之一以上的補貼,消費者還能享受每輛車7500美元購置折扣。

                              2023年12月,美國財政部宣布,從明年開始,美國生產的電動汽車中如果包含中國等國家制造或組裝的電池組件,將不再有資格享受美國《通脹削減法案》(IRA)提供的高達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美方還明確解釋稱:這項新規針對的是中國、俄羅斯、朝鮮和伊朗等國家的公司。

                              宣布其電動汽車戰略的時候,拜登曾表示希望到 2030 年電動汽車占美國銷量的 50%。在美國政府不斷對中國電動汽車進行圍追堵截的背景下,美國汽車界能完成這個任務嗎?


                              三、美國汽車界:“又當又立”?


                              汽車制造產業鏈覆蓋大部分工業門類,自工業革命以來就被視為國家工業的重中之重,是關系大國競爭的關鍵產業。隨著電動化技術在汽車產業鋪開,“電動汽車”這條全新的賽道重塑了由內燃機奠定的工業格局,世界各國被拉至近乎同一起跑線,而中國正在領先。

                              針對拜登政府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安全審查”,華盛頓的中國大使館指出,這是“炒作‘中國威脅論’”以壓制競爭,所謂的“國家安全”問題,實質就是貿易保護主義。

                              面對電動汽車可能帶來的工業競賽乃至大國工業競爭的重新洗牌,美國汽車界十分警惕,甚至有些悲觀。在1月25日舉行的特斯拉2023四季度及全年業績電話會上,特斯拉CEO馬斯克表示,“如果沒有貿易壁壘,中國車企能干掉其他世界上大部分車企?!?/p>

                              TechCrunch


                              這句話表達了馬斯克對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的肯定,也曲折地表示“貿易壁壘”是“必須的”。不管是為了占領中國市場而親華的特斯拉,還是為了保護美國制造商而排華的拜登政府,都一致認為,中國電動汽車的價格優勢明顯,美國同行無力與其競爭。

                              事實的確如此,由于中國具有新能源汽車供應鏈的集成優勢,能最大限度降本提質,也把美日德等汽車強國的優越感打掉了。一些小型中國制造汽車的售價每輛不到 11,000 美元,遠低于美國制造的同類電動汽車,一旦中國電動車進入美國,具有明顯的優勢。

                              歐洲就是“前車之鑒”:2019 年,在歐洲電動汽車銷售量中,中國僅占 0.5% ,但截至去年,這一比例已經接近10% 。

                              美國參議院民主黨人認為:“‘人為壓低價格’的中國電動汽車涌入美國,將導致數千個美國人失業,并危及整個美國汽車行業的生存?!?/span>作為美國政客來說,枉顧一個事實:就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優勢,是通過供應鏈整體優化,而不是人為壓價,中國汽車企業也要生存。

                              一向鼓吹“自由市場經濟”原則的美國,一邊指責中國電動汽車“獲得了大量政府補貼”,一邊也正在越來越多地要求政府使用行政力量給汽車界“輸血”。

                              據外媒apnews報道,福特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表示,他的公司和其他公司在電動汽車領域“將難以與中國汽車制造商競爭”。

                              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汽車行業官員上個月就透露,拜登正在考慮提高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就是因為更多美國汽車制造商要求白宮采取進一步措施,阻止中國汽車進口。

                              日經亞洲


                              對于拜登政府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安全審查”,美國汽車界似乎想守住昔日霸主地位,卻有不愿面對新競爭,其態度真可謂“又當又立”,擺明了在針對中國。

                              代表福特、通用汽車、豐田等美國主要汽車制造商的汽車創新聯盟表示,支持拜登限制中國“聯網”電動車、“保護公眾出行安全”,但要求美國商務部與汽車行業密切合作,以確定“行動的范圍”,使得限制措施“僅僅”針對“對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構成不當風險的交易”,不得阻礙“低風險交易”,以推進“當今道路上車輛所必需的安全技術”,并警告稱,此類行為“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短期影響”。

                              這意思是:這些“安全技術”,美國人自己可以研究和使用,只是中國人不行。

                              美國汽車界的這一行為側面表明,中國車企要想在更廣闊的國際市場展開競爭,必須在技術上構建足夠高的門檻,才能夠應對“前有美國堵截,后有德日韓追兵”的挑戰。


                              參考資料:

                              Reuters: Hike tariffs on Chinese EVs, Senate Democrats urge Biden administration

                              Apnews: Biden orders US investigation of national security risks posed by Chinese-made ‘smart cars’

                              虎嗅網:《為了奪回電動汽車老大位置 拜登“朋友圈”炸鍋》


                              編輯:老八

                              国产成人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 2021 CN156.com Interactive.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掌鏈傳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郵箱:cn156@188.com 《第一物流網》版權所有,未經合法授權禁止復制、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京ICP備18029850號-3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