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快遞物流與供應鏈市場的融資動向活躍,國內國際市場也迎來上市、融資、收購回暖??旃反蜍?、京東物流、馬士基、DHL等物流企業均動作頻頻,涉及物流科技、網絡貨運、零擔貨運、供應鏈管理、跨境物流、即時物流等多個領域。
據掌鏈·第一物流網每周的投融資總結,2022年上半年不完全統計共有7家物流企業上市/申請上市,發生58次投融資事件以及26次并購事件。
一、七領域融資熱
據掌鏈·第一物流網每周的國內外物流與供應鏈領域投融資情況總結,2022年上半年共發生58起投融資事件,涉及物流科技、跨境物流、網絡貨運、零擔貨運、物流資產、冷鏈物流、即時物流7個板塊。
其中,物流科技板塊投融資事件總數為42,占比72%。由此可見,物流科技在物流與供應鏈領域仍然是資本關注的主流和熱點!
(1)物流科技
2022年上半年,物流科技領域受到資本青睞。投資動向主要聚焦物流機器人、人工智能、智能倉儲等。在42次投融資事件中,據掌鏈不完全統計,國外物流企業有4家。
日本無人機和城市空中交通 (UAM) 技術公司 Terra Drone Corporation完成了80億日元(約7000萬美元)B輪融資;法國分揀機器人完成3.35億美元的D輪融資;東南亞物流軟件數據服務商Inteluck和美國物流軟件數據服務商Project44分別獲得1500萬美元和4.2億美元融資。
在物流科技領域的融資國內企業占比90.48%,遠景智能在上半年分別進行了兩次投融資,融資金額分別為2.1億美元和過億元,A輪融資的參投機構為著名風投基金紅杉資本和GIC。斯坦德機器人也已數億元的投資金額位居物流科技領域的融資金額前列。此外,智能倉儲提供商閃電倉完成由天安智慧物聯獨家投資的數千萬元Pre-A2輪融資……
物流科技為智慧物流的發展提供了底層支撐,不僅可以提供整個物流與供應鏈系統的智能化、自動化水平,而且也為更多的企業探索了突破性發展的機遇。因此,物流科技作為物流與供應鏈領域的一個分支,還將持續受到資本的熱捧!
(2)跨境物流
在跨境物流板塊,2022上半年共有4家企業獲得融資。其中,跨境物流平臺運無界和無憂達,融資金額分別為數千萬元和數億元。
國際物流平臺海管家旗下的港口業務風控推送系統、智能貨代SAAS企業操作系統、全球船期數據系統、全國貨運車輛定位系統、集卡車貨匹配平臺已實現國際物流信息化服務的全方位覆蓋。6月6日,海管家獲得了1億元的B輪融資。
此外,專注于中美跨境物流運輸的廣州拓威天海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擁有美國全流程自營路線,已經累計服務逾10萬家跨境用戶。6月15日完成了數千萬元的A輪融資。
不同于國內物流,跨境物流具有運輸時間長、成本高、距離遠的特點,不過近年來跨境電商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跨境物流的邁進!在運輸方案不斷豐富、多式聯運的服務設計 日益優化的基礎上,跨境物流也會是資本追求的“香餑餑”。
(3)數字貨運
在數字貨運(網絡貨運)領域,2022上半年共有4家企業完成融資,國內融資金額最高的為中儲智運,達6.31億元。而總部位于美國首都華盛頓的數字貨運網絡提供商Convoy獲得2.6億美元的E輪融資。
從網絡貨運起步的中儲智運,短短幾年內躍升為行業頭部企業,同時也是全國首批“5A級網絡貨運平臺企業”。數據顯示,中儲智運全年運輸總額已超300億元,運輸貨物達2.8億噸,專業貨運運力超300萬。
成立于2021年12月的洋浦方與圓,也以網絡貨運為主導聚焦貨代服務。作為行業內的新生企業,2022年4月22日已完成500萬元的天使輪融資。
在網絡貨運賽道,2022上半年不乏有資本涌入,但同時也存在其被動的一面。路歌申請上市暫時遇挫,不過失效后再次提交材料激活并成功上市的企業屢見不鮮,這也就意味著在下半年網絡貨運賽道值得拭目以待。
(4)零擔貨運
在零擔貨運模塊,2022上半年共有2家企業獲得融資,分別為提供大票零擔網絡運營服務的聚盟以及貨運服務企業掛車幫,融資金額均為1億元。
零擔貨運因其靈活方便的特點,不斷適應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而且有利于建立貨運網絡,實現貨暢其流。此外,零擔貨運以其提高運輸工具效率,節約運力與能源的優勢在未來也會越來越得到市場的認可!
(5)物流地產
在物流地產領域,2022上半年共有3家企業獲得融資或資本整合。其中,成立于2018年3月的嶺郅中國在2月份完成了A輪融資,是一家專業致力于工業地產和現代智慧物流園投資、開發、運營及產業資產管理的公司。
上半年,物流地產市場整合也在加速。中國物流資產在2022年1月3日被京東及其一致行動人收購12.82億股份,一個月后,持股比例從37.02%增至65.67%。7月14日,京東發布公告稱附屬公司京東產發已完成強制性收購中國物流資產,其股份將自7月15日起從港交所退市。京東也借此成功獲得中國物流資產在全國41個物流園中的資產。
順豐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在6月24日也發布了完成收購長沙捷泰電商產業園(以下簡稱“長沙物業”)的公告,交易金額約4.93億元。6月6日,順豐控股下屬子公司順豐豐泰產業園有限公司(賣方)與順豐房托下屬子公司紫荊物流控股有限公司(買方)訂立買賣契約。
物流地產作為物流領域的重要基礎設施,但由于國內物流地產行業的資產稀缺性,正逐漸成為資本圈內炙手可熱的賽道。
(6)冷鏈物流
在冷鏈物流板塊,據公開信息,2022上半年僅有鮮生活冷鏈獲得融資,且在1月14日和3月13日分別進行了戰略融資和B輪融資。成立于2016年的鮮生活冷鏈對外投資61家公司,具有7處分支機構,主要經營鏈式貨物專用運輸、倉儲服務、車輛及冷凍設備等。
2022年6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下達2022年城鄉冷鏈和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專項中央預算內投資14億元,將公共冷庫新建、改擴建、智能化改造及相關配套設施項目納入年度建設名單的國家物流樞紐、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內的公共性、基礎性設施補短板項目。
今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到2025年,將初步形成銜接產地銷地、覆蓋城市鄉村、聯通國內國際的冷鏈物流網絡。6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下達2022年城鄉冷鏈和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專項中央預算內投資14億元,重點支持建設服務于肉類屠宰加工及流通的冷鏈物流設施項目。冷鏈物流仍存在較多機遇!
(7)即時物流
在即時物流板塊,2022年上半年獲得融資的企業有3家,主要來自國際市場。分別為英國即時配送公司Zapp、土耳其配送平臺TipTop、印度本地配送公司Dunzo。
其中,Zapp完成了2億美元的B輪融資,用于拓展其在倫敦和阿姆斯特丹以外的業務;TipTop完成由Korek Telecom投資的5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Dunzo獲得2.4億美元F輪融資,本輪資金將幫助其與亞馬遜、沃爾瑪旗下的Flipkart、Swiggy、Zomato、快速雜貨配送平臺Zepto等公司競爭。
二、六領域上市熱
2022年上半年,物流與供應鏈市場也迎來了7家企業的上市熱潮,包括同城物流、貨代物流、航空物流、農村物流、智能物流、化工物流六大板塊。
(1)同城物流
快狗打車作為58貨運的前身,同時也被稱為“同城貨運第一股”,在2022年6月7日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后,快狗打車于6月24日在香港正式上市,開盤價為21.5港元。此次上市,快狗打車擬籌集資金5.67億港元。
在上市之前,快狗打車已完成A、B、C三輪融資,其中A輪融資約為1.23億美元,B輪融資為1.85億美元,C輪融資規模為6323.6萬美元。并且,快狗打車已在亞洲五個國家及地區的340多個城市開展業務,平臺已有約450萬名注冊司機。
快狗打車的上市在一定程度上也為同城物流賽道的發展提供了動力!同樣從事同城物流的貨拉拉在今年4月被爆擬募資5億元將赴香港上市,而快狗上市的這一助攻或許會加速貨拉拉上市的步伐。
作為數字貨運物流的“佼佼者”,滿幫已在2021年6月22日在紐交所上市,市值一度超過240億元,而快狗上市恰好與其相距一年時間。此外,同樣在賽道上摩拳擦掌的還有滴滴貨運,從2020年成立至今的兩年時間,已開通了全國11個城市,接下來在同城物流賽道上也將持續加速。
(2)農村物流
在國內大循環主體和鄉村振興等國家政策的推動下,農村物流逐漸成為快遞物流企業下沉市場的“壓艙石”。而作為港交所下沉市場“第一股”,匯通達于2022年2月18日上午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據了解,匯通達專注于為我國的下沉市場提供優質商品和服務,為客戶提供穩定高效的一站式物流服務,形成的供應鏈生態系統覆蓋我國21個省份及超過2萬個鄉鎮。
2021年8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的意見》,其中指出“支持郵政、快遞、物流等企業共建共享基礎設施和配送渠道”,并且“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協同發展師范項目”,而這對于農村物流的發展以及物流企業開發農村市場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3)航運物流
近年來在新冠疫情壓力下,歐美航運港口的持續擁堵導致國際航線兌現率低,全球航運港口一船難求、一箱難求的現象屢見不鮮,而這也更加突顯了航運物流的價值。
隨著受疫情影響造成的供應鏈逐漸恢復,國際貿易需求下緩,疫情對航運市場的沖擊逐漸降溫。國際市場僅6月份就完成了兩次航運物流領域的收購事件,分別是太古航運收購華盛頓船舶運營商,阿布扎比的AD Ports集團斥資1.4億美元收購埃及航運碼頭企業。希臘海岬型散船SEANERGY在7月上旬完成了兩筆融資金額為5900萬美元的新融資。
國內市場,成立于2005年且以班輪航線為驅動的數字化物流企業中聯航運在2022年1月31日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專注深耕外貿集裝箱的鴨嘴獸在7月中旬完成了3.3億元的C輪融資。
在此之前,中國外運、中遠海運等在內的國內航運企業已經恢復甚至超出正常盈利。數據顯示,中國外運2021年凈利潤37.13億元,同比增長34.82%;中遠海運2021年總營收達3336.94億元,凈利潤892.96億元,比過去14年的凈利潤之和(206.86億元)還多13倍。
由此看來,航運物流市場在資本市場或將逐漸回溫!
(4)智能物流
2022年上半年,作為智慧物流系統解決方案與制造提供商的松井智能在科創板募集35億元成功上市。松井智能主要聚焦智能倉儲、智能搬運、智能配送、智能工廠等業務,利用先進技術的融合和賦能來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2021年12月《快遞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中強調持續推進安全快遞、智慧快遞、綠色快遞建設;2021年11月《綜合運輸服務“十四五”發展規劃》中也提出重點打造數字智能的智慧運輸服務體系。
智能物流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因其智能化、一體化和柔性化等特點,為運輸、倉儲、配送等領域持續賦能。
(5)貨代物流
作為貨主和運力之間的橋梁和紐帶,貨代物流的發展一方面滿足了流通領域的貨物運輸需求,而且也為運力提供者提供了貨物運輸保障。以貨運代理及物流服務供應商為自身定位的卓越物流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在5月31日向港交所提交了港股上市申請。
貨代物流在實質上可以認為是運輸工具的對接工作,節省了貨主和運力供給者的時間和成本。國內貨代物流企業或許會在行業龍頭的帶領下逐漸發揮自身的優勢,逐走出國門,走向國際,為貨主和運力提供者都提供高質服務。
(6)化工物流
化工物流主要是指與化學用品相關的倉儲和運輸服務,運作復雜、安全性要求高,對技術和和設備的專業化程度要求高。
2022年上半年,永泰運和興通股份兩家化工物流企業分別在深交所和上交所完成上市,而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市場對化工物流市場發展的肯定,未來化工物流企業在技術和裝備等方面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三、收購整合增多
據掌鏈·第一物流網每周的投融資總結,2022年上半年物流與供應鏈市場共發生26起企業收購事件,涉及物流服務、即時物流、貨運代理、航空物流、冷鏈物流、物流地產等多個領域。
(1)國際市場:供應鏈物流強化
全球航運物流市場加速登陸收購,航運物流企業加速整合收購,向綜合物流與供應鏈服務發展。全球最大集裝箱承運輸公司,馬士基完成了對總部位于漢堡的全球知名貨運代理公司翼源國際(Senator International)的收購。
作為集裝箱運輸公司的達飛集團在上半年完成了2次收購,分別收購了歐洲汽車物流領導者GEFCO公司和法國領先的快遞公司Colis Privé。此外,地中海航運以57億歐元的價格收購了波洛萊集團非洲物流 100%股份,
隸屬于德國郵政集團的DHL Supply Chain全資收購澳洲物流公司Glen Cameron Group,DHL借助此次收購也將強化DHL Supply Chain在澳大利亞的國內普通貨運、國內快遞貨運、專業服務、合同物流運輸四項服務。
全球快遞物流市場整合拓網加速,法國物流公司Groupe Sterne收購德國快遞企業NoxNachtExpress也實現了跨國收購,數據顯示,并購后的新公司將在法國、德國、奧地利、比利時和荷蘭擁有80多個倉儲設施,服務的托運人超過6000家。
(2)國內市場:龍頭整合加速
快遞快運市場收購增加迎來大變局。京東物流收購德邦股份獲重大進展,也是中國物流史上近年來最為昂貴的一次收購。收購完成后,京東物流不僅借力德邦的零擔優勢彌足不足,也憑借德邦147億元總資產及人才團隊贏得比較優勢。
而被國內快遞巨頭順豐控股的嘉里物流在上半年也表現不俗。不僅在國內市場收購了嘉峰國際39%的股權及上海靖安100%股權,還實現了跨境收購,以不超過2.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美國貨代公司Topocean。
此外,中央物流企業整合的腳步也未停歇。中國物流集團6月4日被曝光在河南鄭州成立國際速遞物流公司,主營跨境物流與供應鏈業務。7月28日,中國物流集團成立了資產管理公司,資產管理公司在“十四五”乃至今后較長時期,逐步搭建困難企業治理服務、資產運營與管理、建設開發、物業管理服務、市場化運作五個專業化子平臺。毋庸置疑,這背后離不開上半年的整合布局。
四、資本謹慎
2022上半年,參與物流與供應鏈融資的投資機構較為分散,老股東跟投的現象相對比較明顯,而在資本市場較為活躍的紅杉資本、高瓴資本等在物流與供應鏈領域的投資卻“表現平平”。
據掌鏈不完全統計,一直以智慧物流為主菜的紅杉資本在2022上半年投資了遠景智能、嬴徹科技、捷象靈越三家物流科技企業。這也不難發現,紅杉投資的物流企業都存在科技基因。
作為亞洲資產管理規模最大投資機構之一的高瓴資本投資了藍海機器人。近年來,張磊在快遞物流領域的投資腳步逐漸放緩,2021年也僅選擇了極兔作為唯一投資的快遞物流企業,但其在物流科技上的布局不曾停滯。
今年初國務院發布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中,提出要“大力發展智慧物流”,并將智慧物流與工業、農業、金融、商務等并列為七大重點行業。預計2022年下半年及未來以物流科技作為底層支撐的智慧物流賽道仍將是資本的投資主流。而路歌等企業赴港上市或將為網絡貨運市場上市公司再添新軍。
(編輯 陳怡 花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