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案例教學的思政元素挖掘與融入
亓呈明
(北京聯合大學城市軌道交通與物流學院,北京 100101)
zdhtchengming@buu.edu.cn
摘要
“物流軟件設計與開發”是物流工程專業的必修課程,課程中講授面向對象技術、數據庫技術和軟件開發技術等內容,知識點多、信息量大,學生零基礎,而課時相對過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然出現畏難情緒。本文探討了《物流軟件設計與開發》的課程特點,提出了基于案例教學的思政元素融入模式,探索了案例教學在培養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中所具備的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特點。通過思政元素的融入,幫助同學們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克服了畏難情緒,激發學習興趣和迎難而上的精神,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字: 案例教學 課程思政 物流軟件設計與開發
1 前言
中國的高等教育首先要明確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和如何培養人的問題。我國高等教育培養的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高等教育發展方向要同我國發展的現實目標和未來方向緊密聯系在一起,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1]。
《物流軟件設計與開發》課程是物流工程專業的專業必修課程。該課程主要講解“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數據庫原理與應用”和“物流信息系統設計與開發”三部分內容。本課程的目標是讓學生熟悉和掌握物流信息化的技術基礎,物流信息化是現代物流運作和發展的平臺和基礎,是現代物流企業的靈魂和必然選擇,實現物流系統的信息化、自動化,來提高物流服務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已經成為現代物流企業經營的必然選擇?!段锪鬈浖O計與開發》講授的信息技術包括Java編程語言、SQLServer數據庫和JSP動態網站開發等,是一門講解從編程到數據庫再到信息系統的完整信息化流程的課程。本課程知識點多,信息量大,邏輯思維要求高,而授課對象是沒有任何編程基礎的非計算機專業學生。
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在點滴之間影響學生,以事服人、以情感人、以文化人,培養當代大學生的責任感、自豪感、榮譽感,培養學生成為國家有用的棟梁之才。挖掘課程“思政元素”,設計“思政元素”融入方法。讓學生們從課堂上汲取到更多隱性的能量,幫助同學們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克服了畏難情緒,激發學習興趣和迎難而上的精神,保護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興趣。
2 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與融入
在思政元素的挖掘與融入中,遵循立德樹人、潤物無聲的原則,通過課上教學、課下作業、實驗教學、案例教學和線上線下等多渠道進行融入。
3 基于案例教學中思政元素的挖掘與融入
本課程知識點密集、實踐性強、難度大,對前期學習基礎要求較高,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難度,心中不免會產生壓力。如表2所示,在本課程的教學中通過引用案例教學、并在案例教學中有機融入思政元素,可以緩解學生學習上的思想包袱,使其真正敞開心扉,愿與教師交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而達到專業知識學習和思政教育的完美結合,實現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
(1)案例教學融入愛國主義元素
愛國主義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石,也是中華民族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和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中國已經成為有全球影響力的物流大國和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場,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和網購被譽為中國的“新四大發明”。但是,我國的物流信息技術無論歷史還是性能都與世界先進水平的有一定的差距,美國在計算機軟件方面是擁有絕對的話語權的。通過案例教學,對條碼、射頻的技術進行解析,增強學生掌握先進技術的緊迫感和自信心,樹立創新意識和自強不息的精神。通過研發基于國產GPS/GIS的應用案例,講解必須堅持自主創新,掌握核心技術的重要性,理解只有大國重器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真正發展的內涵。
(2)案例教學融入集體主義元素
中國是一個高度重視集體主義的國家,國家利益高于集體利益、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重視集體主義的企業內部成員之間目標一致,企業成員的價值及行為取向與企業整體價值保持一致,大家會齊心協力,從而使企業產生較高的投資回報率。企業的成功無一不是個人責任感、集體榮譽感和奉獻精神的有機結合,樹立為集體和他人著想的無私理念。
(3)案例教學融入工匠精神的思政元素
案例教學中,要求每一位同學親自動手編制EAN-13條碼、二維碼,精心設計驗算,無畏挫折、不斷嘗試,向學生傳遞遇到困難堅忍不拔、鍥而不舍的態度。并以此教導學生都要有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的“工匠精神”,使自己成為不畏挫折或困難、敢于創新、勇于實踐的應用技能型人才。儒家思想中的“敬業重道”,宋代大學者程頤說:“人無忠信,不可立于世”等重要思想,講出了為人處世的基本道理。物流業的產品是服務,不可能在封閉式場所進行,愛崗敬業、忠于職守,在物流業界尤為重要。
(4)案例教學融入人生理想元素
追求遠大理想和崇高信念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前進動力。通過案例教學引入科研項目研發中不畏艱險的心路歷程,師生共情,幫助他們樹立迎難而上的人生觀、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這是優秀文化凝聚的精神財富。荀子提出的“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通過對文化自信的正確認識,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不懈奮斗的進取精神。
4、結束語
北京聯合大學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將課程思政作為構建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的切入點。本文提出的將思政元素有機融入到案例教學中,實現了“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學生在學習中感受不到思政教育的強行灌輸,潛移默化的接收到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工匠精神、人生理想等正面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達到了立德樹人的成效。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北京:人民日報,2016-12-09.
[2]關于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實施意見.北京聯合大學,2017-2018.
本文得到北京聯合大學2020卓越項目資助